◎ 业务介绍
我公司是一家具有30年执业经验的综合性管理咨询集团公司。本期主要对我公司工程项目咨询业务进行专项介绍。项目咨询主要业务品种包括:编制各类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专项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等。
我公司工程咨询业务特点
1、具备国家工程咨询甲级资质,为申请银行贷款、各级财政资金,编制大中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必需资质;2、强化了市县域经济和产业的研究,突出了区域特色;3、配合我市区域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房地产开发、旅游、物流、农业综合开发等几个重点业务领域;4、具有较强的工程造价技术力量,在项目成本估算准确性方面有独特的优势;5、报告中补充了规划设计、我市区域经济分析的内容,使报告更加完整充实。6、增加了节约资源、材料、用地及环保的研究,突出了前瞻性;7、较低的收费和良好的后续服务,突出了良好的性价比。
我公司工程咨询业务代表性业绩
1、市政建设类:汉中龙岗文化生态旅游园区建设项目、汉中口岸褒河物流园区建设项目、陕西汉中现代旅游观光农业科技产业园区项目、汉中市西二环路建设项目、玉兴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汉中市体育局水上运动中心、汉中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翠屏西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宁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工业孵化器项目、镇巴县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节能评估报告、中华汉城生态产业园开发项目、陕西好猫卷烟材料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宁强城南综合经济体开发项目、略阳县城区强弱电天然气入地及人行道改造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2、房地产类:汉台区西后城棚户区改造项目、阳光家园保障性住房项目、汉台区桃园新居安置项目、汉台区过街楼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汉中锌业有限公司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勉县望江民邸廉租房项目、宁强城南兴宁路居民安置区项目、汉台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滨江•新家园、恒顺地产•佳和新城商住小区开发项目、民乐小区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汉中市滨江新区滨江西路安置房项目、裕华香颂住宅小区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3、工业项目类:汉台区年产3万吨水产畜禽饲料项目、汉中万目仪电有限公司扩产迁建项目、略阳县实丰冶金炉料有限公司技改年增产6万吨冶金石灰项目、城固年产5万吨大米加工技改项目、青川县万吨茶叶加工项目、青川县年产200万㎡人造石英石材加工项目、大唐略阳电站开发项目、汉中镤埕矿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块蒸压灰砂砖原料制备项目、陕西勉县华阳实业有限公司新建100吨绿茶及5000kg茶多酚提取生产线项目、略阳西广香猪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深加工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等方面情况。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会上介绍,根据本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初步结果,结合我国国情,经过专家论证,划定的湿地保护红线是到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日前表示,水利部会同十个部门组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组,制定了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将于今年3月启动考核。
◆国家发改委网站近日发布消息称,我国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进展顺利。据国家发改委透露,下一步还将研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日前,国家发改委在部署2014年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时表示,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2014年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开展试点。
◆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其官网发表《全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不断迈向深入》,指出要推动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快完善铁路、公路骨架网络,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解决西部地区交通和水利两块“短板”问题。国家发改委表示要支持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承接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在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吸引国内外产业转移和集聚。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通知提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口规模、养老服务需求,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将有关内容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
◆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利用遥感监测辅助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遥感督察工作的任务、原则、程序、保障措施以及各级规划主管部门和部派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职责分工。据了解,该办法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一个关于遥感督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确定了属地管理、分工负责、分类处理、层级监督的工作原则。按照办法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统一组织部署遥感督察工作,各级规划主管部门及规划督察员分工负责,逐步建立部、省、市属地管理、分级分类的工作体系。
◆继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后,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出台了支持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方案要求西咸新区开发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时,在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设立西咸新区的重要意义、建设西咸新区的总体思路、西咸新区的总体布局及西咸新区的重点建设任务。特别是方案充分肯定了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理念。明确要求将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市空间组团式紧凑布局、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环绕周边、城乡有机融合、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田园城市,形成“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空间格局。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近日从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我省计划实施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45.51万套(户),其中新开工43.01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5万户,基本建成31万套。
◆陕西省政府2月12日召开第二次常务会议上指出,针对陕西省镇村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要合理调整镇村规模,在三大区域按不同标准撤并面积小、人口少的镇村。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与乡镇事权相匹配的机构、人员、财力运行体制,在条件成熟的大村或中心村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陕西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近日闭幕。据了解,在本次大会批准的全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我市阳安铁路复线、西成客专、黎坪森林公园、龙岗文化遗址生态园区等35个项目进入计划盘子,涉及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民生和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其中,续建项目17个,新开工项目4个,前期项目14个。
◆近日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今年我省将从四个方面严守耕地红线,措施包括: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纳入考核体系;以补定占、先补后占,新造耕地不达标的,一律不批建设用地;除国家立项和特殊用地外,不得占用或调整基本农田;严格划定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发展要为基本农田让路。确保实现全年保护5939万亩耕地和5284万亩基本农田的目标任务。据省国土资源厅资料显示,目前我省耕地总量为5978万亩,已接近5837万亩的红线。
◆2014年,陕西省工信厅重点围绕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以及工业生产的关键领域,确定了100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对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项目,总投资4345亿元。
◆至2013年底,陕西省信息化水平位列全国前十位,西部第一位。2013年我省光缆新增7.2万公里,总长超过50万公里,实现4M及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超过65%,新增1000个行政村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78%。
◆陕西省首例个人自发电项目日前在榆林市子洲县并网,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表示,今后将会在全省鼓励个人建设自发电项目。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称,自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分布式发电管理的暂行办法以来,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积极为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近日从汉中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市去年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1.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7%。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77.71亿元、397.68亿元和306.34亿元,分别增长5.2%、18.6%和9.5%。
◆2013年,汉中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9.27亿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0.04亿元,增长27.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9.09亿元,下降5.9%。
◆2013年,我市共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29386套,占目标任务的108.06%;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0792套,占目标任务的104%。
◆从汉中市近日召开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座谈会上了解,2014年全市初步安排重点项目212个,总投资408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4.4亿元,占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任务的37.6%。
◆汉中市勉县坚持民生保障“扩面提标”,对民生投入持续做“加法”,真正使老百姓得实惠。去年,全县民生类财政支出达15.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4.4%,同比增长18.8%。
◆从近日召开的陕西省宣传部长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传来喜讯:汉中市勉县荣膺“省级文明县城”称号,这是2013年度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城。勉县自2011年8月启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以来,按照“以人为本、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素质”的要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市容市貌,打造美丽新勉县。
◆我市日前确定了今年干线公路目标任务:210国道拴马岭隧道确保7月底前实现建成通车,12月底前除拴马岭隧道外全线达到竣工验收条件;108国道汉中至勉县一级公路扩建工程6月底前完成褒河大桥、龙江大桥桥梁基础建设,10月1日前路基工程达到交验条件;316国道西乡桦柳树梁至古城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力争年底达到全面开工建设条件。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日前公布的2013年全省专利申请量最新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城固县共有105项科技成果申请国家专利,其中35件获批。
◆日前从汉台区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西环路的水果批发市场将要搬迁,新址选在石马坡立交桥下的城北货运站,新市场预计今年9月建成投用。原址将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由汉中多联商贸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一个5万平方米的涵盖建材、家居、餐饮、休闲、步行街等多种业态的城市综合体。
◎ 关于城镇化
在汉中市委近期召开的会议上,确定了我市2014年继续实施“五大工程”,在中心城区加快四大区域开发,做好利民便民十件实事,全力建设汉中中心城区山水大美、人文魅力、古朴灵秀、时代气息、田园都市五个城市形象。
汉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过加快滨江、兴元、龙岗新区和东关老城片区四大区域开发建设,继续实施县城畅通、生态、点亮、文体、安居“五大工程”,着力打造以汉台区中心城区为核心,沿汉江纽带宁强、勉县、南郑、城固、洋县、西乡6个县城为节点的串珠式滨江城市集群。2014年在中心城区,将做好打通4条“断头路”,整治10条背街小巷,治理清淤10条交通干道和33条街巷排水管网,新建3座高标准公厕、11个垃圾压缩站,栽植2200株大树、增加12万平方米绿地草坪,新增、改造3180盏路灯,新建10个便民蔬菜超市,设立、规范100家放心早餐店,改造提升5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全面开放市体育运动中心等“十件实事”;同时启动“美丽乡村”和“新型社区”创建活动,提升城镇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水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在实现省级园林县城全覆盖,体现山水人物和谐相处、民俗风情彰显弘扬、地域文化传承发展中,全力建设汉中五个城市形象:即以秦岭巴山汉江秀美为表现元素,体现山水之美的生态城市形象;以两汉三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弘扬,体现人文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以汉中民风民情、民居民俗为元素,体现地域特色的古朴灵秀城市形象;以高品质时尚社区开发,体现时代气息的现代城市形象;以组团式的空间体系,体现山、水、田、城一体发展格局的田园城市形象。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近年来,留坝县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富了农民、美了乡村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投资1.2亿元,采取城乡联动、典型示范、分类推进、全民参与的方式,启动了以镇村、县城、河流水系、公路沿线、景区景点环境整治和绿化提升为重点的精美留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栽植各类苗木58.8万株,改造民居2334户8178间,新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房77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市级重点镇—江口、县级重点镇—马道等小城镇和留侯省级旅游文化名镇建设步伐加快,31个示范村农村清洁工程有序推进,完成移民搬迁安置480户1945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8.5%。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相融互促、协调发展,建成了薰衣草庄园、格桑花海等大地景观5处,休闲农业观光园3个,发展休闲农家97户、休闲农庄10个;沿国省道打造精美廊厅、休憩石桌凳、环绕步道、亲水平台等旅游小品景观及旅游节点7处。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频受雾霾之苦。挥之不去的雾霾让人越发关注森林。专家指出,要使天空变蓝,除了减排,种树也是良方。
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浙江省绿化委员自2008年浙江省启动关注森林、创建森林系列活动以来,浙江省已拥有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县级以上的省级森林城市27个,省级森林城镇121个,村庄557个。越来越多的森林城市、城镇、村庄,渐成“森林”,将浙江装点得更美丽。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
浙江S41省道进出永嘉县城上塘镇的门户要道。公路两侧的绿化带,高大的无患子、栾树,叶子已经落了,光秃秃的枝干遒劲地向天空伸展;经霜的槭树,叶子红得像一团团火一样,点缀在常绿的樟树、桂花树丛中。即使是冬季,整条公路看起来依然色彩绚丽。
作为新晋省级森林城市,行走在县城,处处绿树成荫,不少小区,更是花团锦簇,绿树葱茏。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过程中,永嘉县提出“把山水森林引入城市,让大树在闹市落地生根”,通过拆违还绿、拆墙透绿,对闲置空地进行整体绿化改造,新增城市绿地和街头绿地5万平方米,先后建成二大城市公园、三处山体公园,四片城市森林。县城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43平方米。
浙江永嘉县副县长林建波介绍说:“现在,县城居民出家门不到500米,就有一片树林,步行一公里,就有一座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森林公园。”
上塘镇中塘溪公园位于县城中心。林间草地上,孩子们在阳光下开心地追逐嬉戏;空地上,一群大妈则伴着音乐在练习木兰扇舞。家住大自然小区的陈先生,端着相机在公园里逛来逛去,不时拍下几张照片。说起森林城市创建,他由衷地说好。生活水平好了,人们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和精神上的享受。这两年,县城环境变化神速,他这个摄影爱好者“要用相机把变化记录下来”。
从比楼高到比树多
森林城市的创建,改变的不单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城市发展的理念。
在浙江省衢州市,浙赣线改造后,火车站外移,原来穿过城市中心区的100多亩铁路路基地,成了房产开发商眼中的香饽饽。但结果令他们失望了。这寸土寸金的百多亩土地,衢州市政府没有用来开发房地产,也没有造商业设施,而是用来种树。
同样,在浙江省永嘉县,因为是山区县,县城所在地的土地本身就很金贵,但正是在县城的黄金地段,建起了4片城市片林。据测算,光是县城中的4片60多亩片林,土地估值就超过4.5亿元。
“以前人们比的是谁的楼高,现在比的是谁的树多。”一位创建森林城市的负责人谈及城市现代化时,曾这样说。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城市都舍得把最好的土地拿出来种树,并在绿化上花大价钱。
浙江省衢州市自启动森林城市创建以来,3年多时间里,光市区绿化投入资金就达38.8亿元,其中,土地折算投资14.7亿元,绿化建设投资24.1亿元。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新增了1.75平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3.13%。
去年就被命名为浙江省省级森林城市的嘉兴市,三年投入绿化造林资金近30亿元,新增和提升绿化面积10多万亩。除了公园、绿地,全市还建起了300多公里长的“绿道”,将城市主要功能区串连起来,将步行、骑车的人与喧嚣的马路隔离开来。
一片片树林成长起来,一座座钢筋水泥的城市,因为绿色的浸染,而变得美丽生动起来。浙江省林业厅厅长、省关注森林执委会主任楼国华告诉我们,树是最好的城市空气净化器。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举个例子,如果你买了一辆奥迪A4汽车,那么你种上0.7公顷的树林,就可以‘吃掉’爱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认识到了,“种树就是种富,增绿就是增收”;绿化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投入”、“是种摇钱树的综合效益工程”。(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公园广场越来越多,道路畅通平坦好走,街容街貌整洁靓丽,店牌广告规范美观,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老百姓在感受着创建河南省省级园林县城带来的变化。
“我们首次提出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目标是3年前。”春节前夕,河南省通许县委书记高宏勋向记者介绍,“2011年,县委、县政府开展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的‘三城联创’工作,明确提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近期目标和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远期目标。”2012年3月和2013年3月,通许县委、县政府两次召开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动员大会,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居民,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掀起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高潮。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通许县城面貌大为改观,县城品位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15.7平方公里,建成区内绿地总面积483.6万平方米,绿地率30.8%,绿化覆盖率3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8平方米。河南省住建厅近日下发通报,命名通许县为河南省园林县城。这标志着通许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取得成功,这在开封市还是首例。
领导重视明确任务
“县委、县政府对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高度重视。”通许县农林局局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领导组办公室主任彭清峰告诉记者,县委书记高宏勋两次召开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动员会,号召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居民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县长路云任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领导组组长。领导组下设宣传报道组、规划技术服务组、督导组、综合协调组、办公室5个工作组。县委、县政府制订并下发了《通许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限、标准、要求,将创建标准中的6个大项59个小项任务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建立县级领导分片包抓创建工作责任制,领导组每名县级领导都有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责任区,各行其职,各显其能,逐级明确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成员单位共同抓、责任单位具体抓、办公室人员协调抓,上下联动,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通许县聘请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县城进行了总体规划,并制定了“东扩、西进、北移”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战略;聘请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省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田国行教授亲自担纲,编制了《通许县城市绿地系统》,制定了“一环三脉六园多点”城市绿地结构布局;招录专业人才,成立园林设计中心,对县城公园、广场、道路的景观规划、预算和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务实苦干亮点纷呈
“3年来,通许县先后投资2.5亿元改善市容市貌,并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成了‘一环三脉六园多点’的绿地系统。”通许县政协主席、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领导组常务副组长张继胜向记者介绍,“一环”指中心城外围的绿环,建成了1500公顷的环状生态防护林体系,为县城营造了一个绿色森林生态环境;“三脉”指建成的穿城而过的涡河故道、涡河西支、惠贾渠沿岸的滨河绿地,它们构成了楔入城市的三条绿脉,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六园”分别为咸平公园、东湖公园、惠贾渠公园、小东湖公园、岳家湖公园、涡河西支公园。这些公园成为通许县绿地系统中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块状绿地;“多点”即城区范围内较为分散的其他点状绿地,如人民广场、金达广场、亿通广场、文化广场等。
同时,对全县20条新建道路,95个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的绿化区域实施绿化。截至目前,有6家单位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单位,8家单位被评为市级绿化达标单位,一个小区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小区,一个广场被命名为省级绿化达标广场,一条道路被命名为省级绿化达标道路。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不单单是对县城的绿化,它涉及县城建设的方方面面。”彭清峰介绍说,要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一是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深入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县城美化、亮化等工程。城区空气污染指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到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指标要求。二是积极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体做好“七统一”:统一街道色调风格、统一规整“三线”、统一路面标准、统一管网配套、统一建筑立面改造、统一门店匾额广告、统一施工场地管理。三是用机制法规统筹园林建设。通许县在原绿化大队基础上,整合农林局园林绿化方面人员、设备和资源,组建了通许县园林绿化管理局,进一步明晰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与管护职能,切实加大了执法监察力度,杜绝侵占绿地和乱砍滥伐树木等毁绿占绿现象的发生。
如今,城在林中,林在城中,通许大地上渐次铺展开来的绿色,已经成为令人惬意享受的主色调。生态环境的改善,为通许的招商引资注入了持久新引力,为经济发展增加了驱动力,为社会和谐增添了凝聚力。通许县县长路云信心满怀地表示:“成绩属于过去,我们将加速推进通许的城市化进程,力争再用三年到五年,把通许打造成国家级园林县城,让‘生态通许,水域靓城’这张名片响彻中原大地。”(文章来源:《开封日报》)
“童话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全球闻名的低碳环保先锋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长期以来,哥本哈根市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成效显著。过去十年,哥本哈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0%,现在正在向2025年成为世界首个零碳排放首都城市的目标迈进。
城市发展愿景:建首个零碳排放首都城市
哥本哈根位于丹麦西兰岛东部,是连接欧洲大陆和斯堪的维亚半岛的枢纽。据史料记载,哥本哈根在十一世纪初还是一个小渔村和贸易港,十二世纪初发展为商业城镇,十五世纪初成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丹麦文中就是“商人的港口”之意。现在,哥本哈根是北欧最大的城市,不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而且城内古建筑保存完好,是一座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大都市。
哥本哈根市现任市长弗兰克·延森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城镇化的优先考虑和最高目标。正确的城市发展战略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起到格外重要的作用。世界现在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全球大部分GDP经济产出来自于城市,而城市排放同时也占到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75%。 所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开始。我非常自豪地说,哥本哈根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成功地兼顾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设立了可持续发展远景目标: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首个零碳排放的首都城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哥本哈根市政府一方面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延森说:“哥本哈根有非常有效的区域供热系统,97%的房屋都与区域供热系统相连,热能主要来自先进高效的垃圾焚烧站。这为居民提供了经济有效的供暖方式。过去几年,我们还投资改造旧建筑,使它们变得更节能。另外,我们将新增130台风力发电机,同时开发利用地热能与太阳能等多种新能源。”
此外,市政府还鼓励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绿色技术公司在哥本哈根研发和测试最新清洁能源技术,带动该市成为绿色能源产业聚集地。延森说:“在最新规划的北港地区(N orhavn),我们将尝试大规模引入一些新能源解决方案,比如地热能、区域供冷等。现在欧洲国家的城市都面临着三重挑战: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和确保充足的能源供应。在我看来,可持续发展方案可以同时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发展特色:优先拓展绿色交通体系
在哥本哈根的街头,随处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骑着自行车出行,他们中有打扮 时 髦的年轻姑娘,有一身正装的商务人士,也有许多身居高位的政府官员。不管天气好坏,无论公干还是私行,自行车都是哥本哈根居民首选的出行方式。统计显示,超过1/3的哥本哈根人每天骑自行车通勤。在市中心,自行车数量甚至超过人口数量。哥本哈根市区有55万居民,而自行车保有量超过60万辆。哥本哈根因而被世界权威组织公认为“自行车之都”。
延森市长表示,对于市民来说,骑车是一种便捷和健康的出行方式;而对于城市来说,发展自行车交通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和二氧化碳排放,解决交通拥堵等城市玻哥本哈根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鼓励居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为此,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发展轨道交通、推广电动汽车和促进自行车交通作为优先事项。目前,哥本哈根市区已经建成总长约40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车道,设置了专门的交通信号灯系统和辅助设置。
“我们仍然在不断地完善方便自行车出行的城市基础设施。现在,我们正在与周边的几个城市合作,联合打造一个以哥本哈根为中心的城际自行车高速公路网,鼓励住在郊区但是在哥本哈根工作的人们放弃驾车,选择骑车上班。”延森说。
丹麦自行车高速公路的设计原理跟汽车高速公路相似,道路使用特殊交通信号系统,省去了中途路口的等红灯时间,从出发地可以一路畅通,直达目的地。2012年4月,丹麦开通了首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连接哥本哈根市中心和市郊的阿尔贝斯郎地区(A lbertslund)。这条自行车专用高速路开通之后,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并让哥本哈根市每年减少7000吨的 二氧化碳排放。调查显示,骑自行车出行还改善了居民健康状况,为政府每年节省下三亿丹麦克朗(约合5300万美元)的医疗支出。
延森说:“我们不仅希望打造世界上最好的自行车之城,而且也在建设一个更好的现代城市公交网络。我们正在建设一条新的地铁线路,将在目前22个地铁站的基础上新增17个新站,预计在2018年完工。我们的长远目标是:1/3的城市交通依靠自行车,1/3为公共交通,而汽车交通的比重不可以超过1/3。”
完善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哥本哈根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55万,而周边城区(小城市)人口为65万,这使得以哥本哈根为中心的大哥本哈根区总人口超过120万,占到丹麦总人口的20%,这是非常高的比例。公共交通是连接哥本哈根和周边城市的重要纽带,使得不少居民可以选择在哥本哈根工作而居住在周边城市。这些周边城市不仅在供电、供水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上与住在哥本哈根无异,医院、学校、购物等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且物价低,空气质量更好,生活和自然环境更胜一筹,部分城市的税收政策甚至优于哥本哈根。这种模式避免了大量人口集中涌入中心大城市,有效地避免了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产业城市化发展失衡的问题。
城市规划决策:着眼长远公众参与
延森表示,哥本哈根的城市建设十分注重公众参与和公共监督,全力发挥公共规划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从长远角度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根据法律,市政府每四年需要对城市建设规划进行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未来十二年的城市发展需要。
他说:“我们最新的城市建设规划是在2011年发布的。我们预计,到2025年,哥本哈根的人口将增长20%,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新建45000套住宅和280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我们还需要建设新的学校和托儿所等必要的基础设施,以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商环境。哥本哈根必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新增二万个就业机会,到2020年实现5%的年平均经济增长。”
哥本哈根城市规划的另一个特点是,公众参与在城市建设规划制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市政府要向公众听证和公示,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我们非常清楚,我们的目标只有通过公众的密切合作和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因此,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密切地与公众展开各种对话和沟通。此外,城市发展的巨额投资还必须得到私人投资的支持。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有机融合,合理运作,才会发生协同效用,事半功倍。如果只靠市政府投入,城市建设无法获得成功。”
最后,延森强调,城市之间的广泛合作与交流对于科学推进城镇化过程非常重要。“哥本哈根已经和北京结为友好城市。我们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今年,由中国比亚迪公司制造的电动公共汽车将在哥本哈根市区进行测试运营。两个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面临着同样挑战。我们希望与北京分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共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杨敬忠)
◎ 主要建材价格变化趋势
汉中市主要建材价格变化趋势图
(2012年3月~2014年2月)
单位:元/吨
◎ 我市汉台区主要建材价格信息
建筑材料市场参考价格(2014年2月)